衡東縣人民醫院(衡東縣人民醫院招聘信息)
北京醫院辦理住院:18311458123
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 發自湖南衡陽
衡陽市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2月11日發生在這家醫院的醫鬧成為一連串事件的起點。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攝。
不到兩個月時間,湖南衡陽市發生了五起醫鬧事件。
死亡患者一方在醫院里掛橫幅、放鞭炮、燒紙錢、攜尸堵門,并與醫院人員肢體沖突……
因為手法類似、人員有交叉,一些網友將“衡陽醫鬧”歸結于“醫鬧隊”,還稱一支有退伍軍人參與的專業醫鬧隊伍先后在湖南多家醫院鬧事。
日前,澎湃新聞調查發現,當地自發組織的退伍老兵協會會長譚福林等人確實參加了其中兩起醫鬧事件,但另外三起事件則與其無關。譚福林等人也并非網友此前猜測的職業醫鬧。
展開全文
譚福林(左)參與了2月11日和3月12日的兩起醫鬧事件。受訪者供圖。
衡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呂正平告訴澎湃新聞,經調查,譚福林等人在南華附二醫院和衡東縣人民醫院的兩次事件中并未獲得任何私利,譚福林與其參與的兩次涉醫事件中的患者也確系親友或戰友關系,“他平時做點生意,不缺錢,屬于比較熱心的人,還不能認定為所謂的職業醫鬧”。
衡陽市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簡稱“南華附二醫院”)院長羅志剛說,“對于醫鬧很多都是給錢、息事寧人的態度就完事了,可花錢買不來平安?!痹撛喊l生的醫鬧事件,是這五起醫鬧中的第一起。
衡陽官方自有苦衷。
“南華附二醫院經常講公安不作為,實際我們前前后后出動了上千人次,最后落腳點就是為什么公安不抓人,這個問題我認為還是需要理性看待?!眳握秸f,“有的家屬剛剛失去了親人,情緒激動,畢竟人之常情,有的有過激行為,一上去就抓人感覺也不大合適,這也是一種人性化的考慮。簡單抓人很容易激化矛盾?!?/p>
因短時間內醫鬧事件頻發,湖南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醫療糾紛治理工作組一度下發《督辦函》,稱涉醫事件的接連發生,“暴露出衡陽市有關部門落實工作力度不夠、果斷打擊措施不力、依法處置氛圍不濃、片面追求維穩息事,需自覺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p>
衡陽市公安局隨即部署了為期半年的“打擊醫鬧專項行動”。截至4月1日,已查處涉醫事件4起,打擊處理涉嫌擾亂醫院秩序、毆打醫務人員、妨礙公務等違法犯罪人員24人,其中刑事拘留、行政拘留12人。
“事后我們也在反思,感覺主要還是現在的調處機制不夠完善,一旦醫院和患者間有矛盾,再有第三方介入往往就是公安,中間沒有緩沖、沒有協調。”呂正平表示,除了依法依規開展專項執法行動,更重要的是在衡陽建立并完善第三方醫患調處機制。
呂正平告訴澎湃新聞,接下來衡陽市將在衛生系統之外,由司法局牽頭建立一個相對比較獨立客觀的醫患調處機構,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來解決問題。
“那些人是需要逮捕的,但是方方面面太復雜了”
3月29日的南華附二醫院早已恢復了往日的平靜,但醫患雙方仍對一個多月前的糾紛記憶猶新。
事件要回溯到2月11日。
當天上午9時36分,55歲的衡陽縣某陶瓷廠員工秦于芽因腹痛20余天來到南華附二醫院就診。在秦于芽本人的要求下,就診醫生為其對癥肌注一支解痙針,但肌注不到2分鐘,秦于芽突然出現意識障礙,最終搶救無效死亡。
“難以理解,怎么一針就把人打死了?!?月29日,秦于芽的一位家屬告訴澎湃新聞,家屬們決定向醫院討要說法。
作為曾經和秦于芽一起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戰友,譚福林在獲知消息后于當天下午趕到醫院參與調解。
譚福林是衡陽人,但平素在西安做生意。在外人眼里,他個性仗義,好為人出頭。
“醫院領導始終不出來,當時醫院片區的派出所的所長和民警也在那里?!?月1日,譚福林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此種情況讓家屬無法接受。
對此,羅志剛告訴澎湃新聞,秦于芽的家屬有所質疑可以理解,但需依法依規走醫療鑒定的程序來處理,醫院負責醫療糾紛處理的工作人員也一直在與家屬溝通,但“家屬拒絕尸檢和醫療鑒定,要求賠償幾百萬,我們醫院是不可能接受的”。
對此,上述秦于芽家屬表示,鑒定流程耗時耗力,而“一針把人打死,醫院就應該負責任”。
分歧就此形成,焦慮不安的情緒在蔓延,但共識卻未能達成。
2月12日上午,刺耳的鞭炮聲和紙錢燃燒的嗆鼻氣味混雜在南華附二醫院的門診大廳內,秦于芽的幾十位親友開始以掛橫幅、放鞭炮、燒紙錢的方式表達不滿。
“當時我還想制止他們,不能這么鬧?!北M管譚福林事后頗受輿論指責,但他對澎湃新聞申辯稱,現場的這些過激行為不是他所能阻止的。
南華附二醫院保安莫桂生告訴澎湃新聞,當時,秦于芽的親友還將燃放的鞭炮扔向醫院的安保人員,造成消防報警系統報警,雙方發生推搡與肢體接觸,隨后雙方均有人員受傷。
莫桂生所說的上述情況也為衡陽市公安局蒸湘分局在2月13日發布的通報所證實。
“當時撒紙錢的時候特警就來了,就進行勸解,但人沒有被帶走。”莫桂生說道。
譚福林告訴澎湃新聞,2月12日當天也有退伍戰友受傷,此事隨即在戰友微信群中炸開了鍋。
“2月13日,有七八十個戰友穿著軍裝過來維權,但只是喊口號等,并未有過激行為。公安和地方政府代表過來后大家就散了?!?/p>
澎湃新聞從衡陽市公安局了解到,患者家屬擾亂了醫院正常的就醫秩序,投擲鞭炮、砸傷保安的行為,也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
同時,醫院保安未經批準配警棍、戴頭盔、著制服等,且在事件中也造成家屬方三名人員受傷。
對于最終的處理結果,衡陽市公安局新聞中心主任李鋼彪告訴澎湃新聞,此事應屬于一起治安案件,“事情還在調查處理當中,肯定會依法按程序辦”。
譚福林表示,經過協商,秦于芽的家屬拿到了40萬元,此事隨即告一段落。
譚福林的上述說法得到了莫桂生等多名南華附二醫院安保人員和秦于芽所居住村莊村支書的證實。
而據央視此前報道,當地政府稱,考慮到秦于芽的善后安葬和家里的經濟困難,政府部門給予了相應的經濟救濟和幫助,不存在有醫療賠償問題。
羅志剛也稱,醫院沒有賠償一分錢,2月13日之后主要是政府部門在與家屬溝通,但涉及醫鬧的人員事后并未被依法采取果斷措施。
衡陽市委一位參與處理相關情況的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表示,這一事件情況復雜,一方面地方政府有維穩需求,一方面醫院有打擊醫鬧的呼聲,“從掌握的證據看,那些人是需要逮捕的,但是方方面面太復雜了”。
羅志剛認為,“自始至終地方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投鼠忌器,擔心人多了把事情鬧大了,最后事情完了就完了,以致惡性循環?!?/p>
副市長、公安局長、縣委書記、縣長坐鎮防醫鬧
在衡陽市衡東縣人民醫院綜治辦主任周文新看來,羅志剛的觀點在衡東縣人民醫院的醫鬧事件中得到了印證,而這次同樣與譚福林有關。
回想起3月20日譚福林“要組織300人來醫院討說法”、醫院號召員工及男性家屬保衛醫院的情景,周文新仍記憶猶新,“有些悲壯的色彩在里面”。
事件起始于一位76歲老人的離世。
3月12日,衡東縣76歲村民李某因胸悶氣促在衡東縣人民醫院急診入院。
當日正值衡東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單雅琴值班,單雅琴及另外兩名醫生進行了胸腔穿刺、胸部按壓、氣管插管等搶救措施,然而9時15分左右,李某還是去世了。
單雅琴隨即準備補寫病歷單并進行值班交接,“情況緊急肯定是先救人再補手續?!?/p>
但隨后家屬們悲傷與不解的情緒混雜在一起演變成對醫生的暴力。
監控視頻顯示,3月12日早上,患者家屬對衡東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單雅琴動了手。受訪者供圖。
據醫院監控視頻顯示,死者妻子拽住醫生胳膊開始大哭,并對單亞琴有推搡行為,向她討要說法。
隨后死者的另一位女性家屬沖上前,抓住單亞琴頭發拉扯,場面一度混亂。
醫院隨即報警,經過溝通,醫院退還家屬所交費用,并派車把遺體運回死者家里,衡東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也介入調查此事。
周文新原以為事件可以就此平息。
3月16日,譚福林致電醫院領導,表示將前來醫院溝通李某死亡一事。
“這個患者是我的一個姑父,當時親屬們還是有一些意見,認為14號才補寫的病歷造假,病危通知單家屬也沒簽字,肯定是造假,搶救時醫生還耽誤了時間。”譚福林對澎湃新聞表示。
院方隨即與譚福林一行20余人進行溝通。
“患者家屬確實動了手,這是事實,醫院方面表示家屬動手打了醫生要賠禮道歉。”譚福林說道,當時自己曾向醫院建議“出于人道主義考慮賠個幾萬塊錢”。
對此,當時在現場進行調解的周文新表示,此事需依法依規處理,“有理不能鬧,沒理更不能鬧”。
警方到場調解后,譚福林一行隨即離去,但3月20日,譚福林向醫院傳話稱將于21日“組織300人來醫院討說法”。
3月29日的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門診大廳已恢復往日的平靜。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 攝。
“后來微信群里就有同事把這個情況講了,號召同事們和男家屬來醫院自衛。”周文新表示,在那個時刻,醫院就像一個團結的大家庭,“大家自發的組織,這種時刻也需要有人站出來”。
呂正平3月31日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表示,“當時了解到這個情況后馬上給市委書記報告了,書記說‘你馬上給三個領導打電話,政法委書記,副市長、公安局長,聯系衡東縣的一個市紀委書記,要求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嚴格依法把這件事處理好’。最后是副市長、公安局長親自坐鎮現場指揮處理這個事情,縣委書記、縣長都在現場。”
所幸,譚福林最終再沒有在衡東縣人民醫院出現。
“大鬧大賠,小鬧小賠,不鬧不賠,形成了這種風氣。我們還沒有收到有人被抓的通報?!?月29日,周文新向澎湃新聞感嘆道。
3月30日,衡東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單雅琴正在為病人看病。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攝。
衡陽被批“果斷打擊措施不力,片面追求維穩息事”
衡東縣人民醫院的風波剛告一段落,而其他醫院又起波瀾。
衡陽市常寧市婦幼保健院和衡山縣人民醫院又分別在3月20日和23日發生醫鬧事件。
官方通報顯示,患者死亡后,其家屬因質疑死因采取了攜尸堵門、懸掛橫幅等手段表達訴求。
上述兩起醫鬧與譚福林并無關聯,但在羅志剛和周文新看來,正是因為有人通過醫鬧未受到應有的懲處反而獲益,才導致相關事件頻發,“花錢終究買不來平安”。
頻繁發生的醫鬧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
3月24日,湖南省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醫療糾紛治理工作組發布了《關于衡陽市接連發生四起涉醫事件的督辦函》(簡稱《督辦函》)。
《督辦函》中寫道,衡陽市在一個半月內集中發生了“2.11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嚴重擾亂醫療秩序事件”,“3?12”衡東縣人民醫院擾亂醫療秩序事件,“3?20”常寧市婦幼保健院擾亂醫療秩序事件和“3?23”衡山縣人民醫院擾亂醫療秩序事件等四起性質惡劣、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涉醫事件。
《督辦函》稱,這些涉醫事件的接連發生,暴露出衡陽市有關部門落實工作力度不夠、果斷打擊措施不力、依法處置氛圍不濃、片面追求維穩息事,需自覺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而事實上,對于醫鬧事件的處理,國家相關部委已有明確要求。
2016年7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嚴厲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方案》(簡稱《方案》),決定自當年7月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1年的專項行動,嚴打醫鬧。
上述《方案》中明確要求,公安機關對醫療機構的報警求助要快速反應,果斷處置,堅決制止,對毆打醫務人員、嚴重擾亂醫療機構秩序的,必須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或者追究刑事責任,不得拖延、降格處理。
而對于《督辦函》中的觀點,羅志剛和周文新有著切身的體會。
“為什么這么多醫鬧?打擊不力,肯定是打擊不力,2月份并沒有采取果斷措施。公安部態度很強硬,但地方公安部門也有其苦衷,擔心引發更大沖突。”羅志剛稍作停頓補充道,“只有堅定不移的落實九部委的通知,形成一個持續性的高壓措施,制度性建設,誰鬧就依法依規處理。”
《督辦函》下達后,衡陽市迅速落實。
湖南省公安廳4月1日通報稱,近期,衡陽市公安局針對發生的多起涉醫事件,在全市范圍內正廣泛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并部署了為期半年的“打擊醫鬧專項行動”。
截至4月1日,衡陽市公安局已查處涉醫事件4起,打擊處理涉嫌擾亂醫院秩序、毆打醫務人員、妨礙公務等違法犯罪人員24人,其中刑事拘留、行政拘留12人。
在此之前的3月28日,衡陽市公安局召開處置醫鬧事件調度會,從強化醫院及周邊治安防控措施、醫患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6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謀劃。
而就在當天,在衡東縣中醫醫院發生的醫鬧事件中,果斷、強力的處置工作顯示出了警方思維的轉變。
該院3月29日通報,一位死亡患者的家屬毆打醫護人員,并采取攜尸堵門、燒紙錢等方式表達訴求,在相關部門多次調解無效后,縣政法委、公安局調集警力150余人,依法將擺放在病房內的患者遺體移存至殯儀館。
同時,相關部門將擾亂醫療秩序、妨礙公安民警依法執行公務的違法人員傳喚至公安機關接受調查,現已刑拘1人,治安拘留4人,警告9人。
最終家屬同意接受尸檢,走司法處理程序。
3月29日和30日,羅志剛和周文新分別告訴澎湃新聞,目前醫院的安保措施還是如同往常,因為“依法處置要靠執法部門,也相信執法部門”。
午夜的衡東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仍在值班。澎湃新聞記者 李珣 攝。
衡陽:簡單抓人易激化矛盾,將建第三方醫患調處機制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擔心?!彪m事隔多日,但蔡斌的話語中仍有幾分憤懣。
蔡斌是南華附二醫院辦公室的工作人員,“2002年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被打的袁醫生,整個人的心態都變了,就是兄弟醫院發生的事情,這么多年大家都看在眼里?!?/p>
蔡斌所指的是2002年5月11日發生在衡陽市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辱醫事件,此事當時經《南方周末》報道后曾引發巨大反響。
雖然頻繁發生的醫鬧事件再度勾起蔡斌心中沉淀的記憶,“但是該救人還是要救人,我們還是相信醫患關系會好起來,政府也積極行動起來了”。
事實上,各種風波在隨著專項行動的開展逐漸平息后,涉事的各方也在反思得失教訓。
“南華附二醫院經常講公安不作為,實際我們前前后后出動了上千人次,最后落腳點就是‘為什么公安不抓人’,這個問題我認為還是需要理性看待?!?月31日,衡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呂正平對澎湃新聞說。
呂正平表示,經過調查,譚福林等人在南華附二醫院和衡東縣人民醫院的兩次事件中并未獲得任何私利,譚福林與秦于芽確系戰友關系,與衡東縣人民醫院產生糾紛的家屬們也確為遠房親戚關系,“他平時做點生意,不缺錢,屬于比較熱心的人,還不能認定為所謂的職業醫鬧”。
呂正平表示,自始至終相關部門都在積極協調、處置,但爭議主要來自“公安為什么不抓人”。
“一方面有的家屬剛剛失去了親人,情緒激動,畢竟人之常情,有的有過激的行為,一上去就抓人感覺也不大合適,這也是一種人性化的考慮。簡單抓人很容易激化矛盾?!眳握奖硎尽?/p>
“事后我們也在反思,感覺主要還是現在的調處機制不夠完善,一旦醫院和患者間有矛盾,再有第三方介入往往就是公安,中間沒有緩沖沒有協調?!眳握奖硎?,除了依法依規開展專項執法行動,更重要的是在衡陽建立并完善第三方醫患調處機制。
呂正平告訴澎湃新聞,接下來衡陽市將在衛生系統之外,由司法局牽頭建立一個相對比較獨立客觀的醫患調處機構,由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來解決問題。
“我們邀請一些法律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醫學專家以及新聞媒體的人士參與進來,建立一個調解人員庫,政府給予一定補貼,不服調解的可以上法院起訴。免得一有問題,患者就鬧、醫院就堵。”呂正平說道。
對于這項規劃,羅志剛頗有共鳴。
“一般發生醫鬧,醫院都主張依法依規通過第三方鑒定的方式來處理,實際上國家九部委有文件,醫學科學本身也如此規定,誰主張誰舉證,但現實中舉證倒置往往需要醫院進行證明,醫院的證明患者又不采信,這就導致醫療糾紛事件。政府有時也會說醫院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羅志剛說道。
在羅志剛看來,秦于芽的突然死亡是一起小概率事件,如果及時進行醫療鑒定完全可以解開謎團,從而有理有據辨明真相,“但是很多人沒有進行醫療鑒定的意識和概念”。
“大家都在行動,這次還是有所反省了。”羅志剛說道。
本期編輯:邢潭